装修“游击队”能有今天的气候固然与行业特点有关系,而行业缺乏强有力的规范管理无疑是主要因素。目前在深圳,还没有其他哪个行业的门槛像装修行业这样低。出售几瓶饮料几包烟的小店,都需办理相关的登记办证手续,但动辄涉及几万、几十万元的装修业务,任何人,不需任何资证,也不需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登堂入室承揽施工。这种现象在行业初始阶段尚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整个行业却“涛声依旧”,大大小小的“游击队”和五花八门的“装饰公司”仍然在无管理、无约束中随心所欲地扰乱市场,这不能不让人费解。
如果这种“混乱”给行业能带来竞争活力,给业主带来实惠那倒未尝不可,但最近一段时间的“清无”行动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却证明,“混乱”不过给投机取巧提供了平台,给坑蒙拐骗创造了机会,却给追求进步、有抱负的正规装饰公司造成了巨大阻碍。而装修“游击队”正是这种“混乱”的产物,“游击队”建立在不考虑材料优劣、不计较施工质量、不需要售后维修、也不需承担任何费用的赖以生存的所谓“价格优势”上,其实扭曲了最基本的价格原则,失去了价格应具备的意义,因而违背了市场经济必需具备的公平原则。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在混乱的游戏规则下,那些重设计含量、有质量保障、按章纳税的正规企业反而失去了竞争优势,被“游击队”以“低价”不断挤压生存空间。尤其那些实力不强、市场定位不高的中小企业,在求生存的压力下被迫加入低级恶性竞争,从而更加剧了行业的混乱和无序。在利益诱使、生存竞争业态下,没有政府干预,所有规则将是苍白无力的,人们期待的规范只能是一种愿望。
公平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没有规范就不可能有公平,没有公平就不会产生正当竞争。而不正当竞争必然危害行业,损害消费者利益,乃至影响社会和谐安宁。装饰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也折射出相关部门对装饰行业的管理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和应对的及时性。装饰市场需要规范,但是没有法律法规的出台,没有监督机制的到位,没有政府对“游击队”的坚决取缔,装修“游击队”一如“黑的”、“黑诊所”、“黑煤气”一样将继续扰乱行业,不公平、不正当竞争就会愈演愈烈。
市场的规范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同时也需要行业内企业行为的规范。严格自律、不打价格战、不加入低级竞争、不接受挂靠、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正规企业特别是品牌公司发挥企业规模大、品牌好、实力强、观念新的综合优势,将行业服务水平提高到“游击队”不可企及的高度,从而彻底淘汰“游击队”,让装饰装修造福社会和消费者。
|